412  

前副總統呂秀蓮。記者陳正興/攝影 分享 facebook 蔡英文總統就任滿半年,最新民調滿意度跌落新低,問題出在哪裡?前副總統呂秀蓮接受聯合報專訪,直言蔡總統的團隊有「勝選迷思、用人唯親、價值模糊」等三大盲點。她還認為,比起決策面,執行面的問題更大,內閣必須改組,已是「全民共識」!呂秀蓮認為,蔡總統執政團隊第一個盲點就是勝選迷思。總統及立委選舉大勝,讓民進黨覺得「我會選舉,也一定會治國」,其實選舉與治國是兩回事。第二個盲點是用人唯親。她認為蔡總統都找親信,人才來源有限,偏偏總統或閣揆用人不但應該無私,也要慎選其人,當然,這種情況也不是蔡總統獨有,而是考驗所有領導者。第三個盲點是價值模糊,例如民進黨反核,就不該讓人感覺忽左忽右;又例如推動轉型正義,但為什麼把當年站在執政黨立場對抗、甚至迫害人權的宋楚瑜,跟其他對民主有貢獻的人同樣聘為資政?此外,蔡總統任用的官員偏向「老藍男」,只因為她跟那些人比較熟,卻沒有考慮到是否符合民進黨價值。蔡總統每周在總統府召開「執政決策協調會議」,呂秀蓮說,陳水扁執政初期也有九人小組,但僅供參考,不是決策的依據,蔡總統新九人小組卻是「滿怪異的組合」,例如民進黨智庫、地方首長都參加,這在憲政架構上如何解釋?她拍板決定的,又都是行政院長的事,這些都值得討論。她建議可比照李登輝及陳水扁執政時,善用「國安高層會議」,針對要討論的議題找相關權責部會來商量,較不會侵犯行政權。不過,呂秀蓮認為,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決策,而是執行起來常常荒腔走板。例如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爭議,明明是政府有義務向民眾說明,為何竟以民進黨名義登廣告?而且,一定要公聽會搞得天翻地覆,才登這個廣告?再如「一例一休」吵了半天,可能很多人都還搞不懂,一個過度簡單、含糊的名詞,造成無端誤會與紛爭,「這不是決策面的問題,而是執行面的問題」。她舉陳水扁執政時期,總統與行政院各部會有一個體制外的聯誼溝通,以半休閒方式定期聚會,讓執政團隊可聯絡情誼,也有比較靈活的溝通機制,「在執行面應該要有潤滑劑」。被問到林全內閣有無調整必要?呂秀蓮脫口就說「這是全民的共識」,閣揆以降,內閣作相當程度調整是必要的,「只是,坊間也在傳說,要等到12月25日以後,留守給某一個直轄市的市長」。她不便點名哪些部會首長應該撤換,但嚴重沒經驗、失誤太多、能力不足的人都應調整,當然也要趕快找到更適當的人,不是為換而換,如果換錯人,全民損失更大。對於資政名單多是「老綠男」,呂秀蓮說,她對資政能發揮多少功能有所保留,但從對華航員工抗爭照單全收,有人說蔡政府是「吃硬不吃軟」,「有幾位疾言厲色的」被聘為資政,或可看出端倪。
6B771790C8A1E499
arrow
arrow

    dsjhbjbjdsbfj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